迟久
⒈ 亦作“遟久”。
⒉ 犹长久。
⒈ 亦作“遟久”。犹长久。
引《礼记·乐记》:“若此,则 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遟久,不亦宜乎!”
孔颖达 疏:“周 之礼乐功大,故作此大武之乐,遅停而久。”
唐 陆龟蒙 《入林屋洞》诗:“真君不可见,焚盥空迟久。”
宋 曾巩 《菜园院佛殿记》:“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既而迟久乃反,掩扉熟寝矣。”
长久(cháng jiǔ):
⒈ 时间延续很长。
持久(chí jiǔ):
⒈ 长期对峙。
恒久(héng jiǔ):
⒈ 亦作“恒久”。
久历风尘 -->尘饭涂羹 -->羹藜唅糗 -->
久怀慕蔺:比喻想望十分殷切。
迟利西迟迟明迟回观望来迟衰迟迟涩迟重毫不迟疑凌迟迟难迟疑顾望持迟迟蹇迟曙日久年深久客思归长治久安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长生久视迤久经久不息久惯老诚久别重逢久赞日久天长年久日深禁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