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⒈ 唐宋时地方民兵丁壮组织。亦指该类组织的士兵。
英local civil corps;
⒉ 和睦;友好。
例安定团结。
英harmony; friendship;
⒊ 联合起来以完成共同目标。
例团结一致。
英unite; rally; close;
⒋ 指分散物聚拢成团;聚合。
英aggregate;
⒈ 唐 宋 时地方民兵丁壮组织。亦指该类组织的士兵。
引《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又定诸州兵,皆有常数,其召募给家粮春冬衣者,谓之‘官健’;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
宋 李纲 《乞修军政札子》:“团结、保伍废,而无以相维持;教閲、战阵废,而无以习攻击。”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招集团结,得刀手三千人,败 刘泽 三万人。自是贼势稍沮。”
⒉ 组织;集结;联合。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三:“熙寧 中,朝廷遣 刘起 刘彝 相继知 桂州,以图 交趾。
引起 彝 作战船,团结洞丁,以为保甲。”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自 澶渊 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
《明史·明玉珍传》:“玉珍 与里中父老团结千餘人,屯 青山。”
清 刘大櫆 《义士吴君传》:“復团结乡兵固守,而 汉阳 亦赖君以全。”
周恩来 《建设与团结》:“为了有效地工作,科学家必须团结。”
⒊ 指分散物聚拢成团。
引明 包汝楫 《南中纪闻》:“其人色黑似墨,颠毛不及寸,皆团结如螺。”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龙山放灯》:“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 隋煬帝 夜游,倾数斛萤火於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
⒋ 和睦;友好。
引谢觉哉 《团结、谦虚、进步!》:“团结、谦虚是人类应有的本能,也是我们国家悠久的传统。”
邓小平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四:“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⒈ 唐代的地方团练组织。
引《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纪四十一·代宗大历十二年》:「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
⒉ 结合、组织。
例如:「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才能抵抗敌人的侵略。」
近结合
反别扭 分裂 分开 分散 斗争 松散
tuan jie
tuán jié
结合(jié hé):
⒈ 彼此紧密联系。
联络(lián luò):
⒈ 军队各部分之间建立并保持相互关系,以保证相互了解各自的情况,采取统一的行动。
联合(lián hé):
⒈ 结合在一起的;共同的。
连合(lián hé):
⒈ 神经组织的神经纤维(如连接脑髓或脊髓左右两半的相应部分者)
联结(lián jié):
⒈ 联络。联系。结合;连接。
纠合(jiū hé):
⒈ 纠集;聚集;集合(多用于贬义)
勾结(gōu jié):
⒈ 暗中作不正当的联系、结合。
连结(lián jié):
⒈ 同‘联结 ’。
互助(hù zhù):
⒈ 彼此帮助共同合作。
联接(lián jiē):
⒈ 连接;使事物相互衔接。
连接(lián jiē):
⒈ 相连邻接。
配合(pèi hé):
⒈ 为一共同任务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行动。
协作(xié zuò):
⒈ 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合营(hé yíng):
⒈ 一同经营。
统一(tǒng yī):
⒈ 使成一体。
合作(hé zuò):
⒈ 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联合作战或操作。
合并(hé bìng):
⒈ 亦作“合并”。结合到一起。犹聚会。
斗争(dòu zhēng):
⒈ 矛盾双方的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
分裂(fēn liè):
⒈ 整个事物分开,也指使整体分开。
分散(fēn sàn):
⒈ 分在各处;不集中。
分开(fēn kāi):
⒈ 使彼此分离、相互不合在一起或离开。
松散(sōng sǎn):
⒈ 结构或排列不紧密。
结草衔环 -->环堵萧然 -->喟然叹息 -->息息相通 -->通同作弊 -->弊衣疏食 -->食不累味 -->味如鸡肋 -->
结发夫妻:结发:束发;指初成年。初成年结成的夫妻。后特指原配夫妻。
妻儿老少:见“妻儿老小”。
少不更事: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事关重大:指事情关系着根本或全局
大才盘盘: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盘龙之癖: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团子团鱼团歌团员团案团矿昴星团团貌疑团莫释团防缕金团炒团慌作一团银团贷款团长阿结结构方法结牦结节椎结左语结褵蚓结成群结党挛结不结结欢通结魏颗结草张灯结采结缆